新闻资讯

税率下降,机械设备价格为何不降反涨?设备制造业的苦又有谁人知晓……

2018-04-30
摘要:  从2018年5月1日起,制造业纳税标准将从17%降到16%。   对此,许多客户则要求和企业重新谈价格。   客户这样认为:税率降了,卖产品可以赚的飞起!低价购入机械设备是第一选择,因此企业居高不下的价格必须得降!     事实真是这样的吗? & […]
 

从2018年5月1日起,制造业纳税标准将从17%降到16%。

 

对此,许多客户则要求和企业重新谈价格。

 

客户这样认为:税率降了,卖产品可以赚的飞起!低价购入机械设备是第一选择,因此企业居高不下的价格必须得降!

 

 

事实真是这样的吗?

 

很多人不理解,“为何税率下降,产品价格反而上涨?”

 

因为增值税由17%降为16%,实际上只是减少1%增值税冲抵后的税率!让全国各企业都享受国家的减税政策,并不是将价格降低!也不是只对个别企业进行减税负!

 

从理论上分析,国家将制造业的增值税率下调了1%,似乎各方面利益都偏向制造企业。但是,税务局并没有因此减低对企业征收的税负(税负即税收负担,实际交纳的税款占销售收入净额的百分比。详见百科词条)。

 

以制造业为例,制造业要求的最低税负率为3%以上,如果按100000元含税销售额计算,当税率为17%时,应交增值税金为100000/1.17*0.03=2564.1元;当税率为16%时,交增值税为100000/1.16*0.03=2586.2元,实际上企业缴纳的增值税金比原来更多了,因此相应的各项附加税金也随即增加。

 

推展阅读:

《如何看待 2018 年 5 月 1 日起我国制造业增值税税率由 17% 减至 16%?》

 

更需要注意的是,今年已经开始征收环保税,这一举措令原材料涨价10%-30%,根本无法用降1%稅收来弥补。

 

 

由此可见,税率的降低影响的主要是应交税款,对产品价格的影响微乎其微。

 

对价格的影响最主要方面还是在于企业的成本。

 

下面让我们一起剖析企业经营难的主要因素:

 

1. 为保障道路及运输安全在方面国家加大了整治力度,所有运输、营运车辆实行“三限”政策:限高、限重、限宽,严格监督车辆的道路行驶安全,违者重罚。曾几何时的超载现象基本已经不得存在,导致企业的运输成本提高。

 

2. 安监局对于安全用电、企业违规住人、是否开展安全培训等项目的监管力度加大,并要求企业所有入职员工要入职体检,要有上岗证,做到人人参保(企业应对每位员工购买社保)。对以上违规严重的企业实施关停整改或罚款,曾经的“安逸”时代已经过去了。

 

 

3. 2016年年底至今,全国掀起环保整改风暴,各地出现大面积停产状况,这是国家给高污染型企业敲响的警钟。政府要求环评重新再评审,需要请有资质的第三方整理资料,整顿工作现场。环保局三天五日到企业实地考察,监督每个生产环节(相信许多企业老板已经深有体会)。以设备制造企业为例,政府对铸造、部分机加工环节、焊接、喷漆等有可能带来环境污染的生产活动严加监管。迫使设备制造企业需要更多的投入以达到要求。久而久之,许多没有实力的企业默默被剔除,这看似是能生存下来的企业的福音,但地方财税收入同时也加大了监控力度,使得生存下来的企业更加难经营。

 

4. 其次,根据我国国民生活水平和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、人民币贬值、技术人才稀缺、市场经济模式的转变等各种原因,使得传统设备制造型企业的运营成本日益增长。

 

因此设备制造业的产品从5月开始不仅不会下降,从整个大环境趋势来看在未来还应该会上涨!

 

 

设备制造企业的苦,又有多少人能理解呢?

 

其实每个企业都有分优质和劣质。

优质企业日益讲求质量和专业水平,

采用的材料、提供的服务都越来越优异,

产品也会随着专业度和市场趋势的变化而日益上涨;

而劣质企业还在死命拼价格,

客户最后以为捡到便宜好货,

实则不然,

产品卖出后质量不过关,

不能正常使用,

此时厂家售后服务也跟不上,

导致产品没办法有效利用,

到最后损失的依然是客户!

 

不要期待机械设备价格如何如何降低,

重点关心企业的专业度、

服务和产品的质量才是真理!

毕竟专业事还需交给专业人!

 

最后,小编认为:

环保监管力度的增加,

是为了在国家高速发展的情况下保护好生态环境;

所有其他管理政策的收紧,

是为了更进一步保障我国人民的利益;

我国政策的逐步完善,

可以体现出国家慢慢步向世界强国,

步入更加文明的社会。

作为中华民族的炎黄子孙,

我们不仅应该大力支持国家的发展

履行国民的义务、

自觉遵守法律法规,

我们还应该为祖国的强大和社会的文明骄傲。

 

 

 

标签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