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资讯

【创新中国】北生所所长王晓东——我们要做的原创,看文献是看不到的

2018-02-09
摘要:  2018央视大型纪录片——《创新中国》近日更新第四集,主题为【生命】。   在其中一个篇章中,讲述了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里形形色色的科学家们,他们是如何将“创新”,一步一步“实践”出来的。   开篇便抛出问题让大家思考——“科学家能创造什么,我们无法预测,但是什么能激励科学家的 […]
 

2018央视大型纪录片——《创新中国》近日更新第四集,主题为【生命】。

 

在其中一个篇章中,讲述了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里形形色色的科学家们,他们是如何将“创新”,一步一步“实践”出来的。

 

开篇便抛出问题让大家思考——“科学家能创造什么,我们无法预测,但是什么能激励科学家的创造,答案却显得十分清晰。”

 

 

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,一个既无行政级别,又无事业编制的体制外研究所,成立至今也只有短短十几年历史,却吸引了一批极具脑洞的科学家。

 

       科学家们坚持创新 

 

李文辉——曾是哈佛大学医学院最优秀的病毒学家之一,十年前他回到中国,选择了一个40年来全球科学家都无法突破的问题:“寻找乙肝病毒受体”

 

王晓东所长告诉我们,‘提供必要的支持,然后由科学家自己来选择去做重要的东西’。李文辉研究员回忆起刚进研究所时的情景。

 

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

 

王晓东——在美国求学和任教长达25年之久,41岁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(在当时中国内地赴美留学生超20万,他是进入美国科学界最高殿堂的第一人) 。

 

现任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所长。

 

“科技创新这种课题,既然大家都不知道该怎么做,那就应该选最好的科学家来做:给他们自由,让他想怎么做就怎么做,这在中国以前是没有先例的。”王晓东所长洋溢着自信的笑容说道。

 

“我们都知道中国进一步的发展要靠科技。中国改革开放以后有几十万的在美留学生,这种规模是前所未有的。而有很多学生的学术成就已经到了一定水平,也该到大家回馈中国、促进中国科技发展的时候了”他说。

 

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

 

罗敏敏——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研究员,及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。他曾是美国杜克大学神经生物学博士后,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的研究员。

 

“在这个研究所,没人告诉你要干什么,你得自己找事做,很多东西是全新的,你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情。”罗敏敏研究员略带玩笑地说道。

 

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

 

邵峰——北生所资深研究员,中国科学院院士(截止2016年1月还是中国最年轻的院士)。

 

“我在2004年的时候,感觉到中国下一阶段的发展可能会向基础科学研究、原创性的科学研究上面有更多侧重。”邵峰研究员轻笑着说。

 

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

 

 

   研究需严苛审核

然而,自由之下是严苛的审核机制。

 

每隔五年,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将由国际小同行匿名评估,通过了评估的科学家可以得到晋升,未通过则要离开。

 

而评估的核心标准,就是“他们的工作,是否推动和引领了同行的研究”

 

 

“你的工作对大家都造成了影响,那你就是这个领域里真正原创的领导者。”王晓东所长以坚定的语气说道。

 

 

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

 

 

   科学家潜心研究的成果

 

5年后,李文辉找到了乙肝病毒进入人体肝脏的通道。这个发现可能终结乙肝病毒无法根治的历史,挽救全球2.4亿患者的生命。并且这一举措被学界认为是真正在中国做出的生命科学重大突破。

 

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

 

2015年,年仅43岁的邵峰成为当时中国最年轻的中科院院士,他在人体免疫系统上的重要探索,对败血症等重大疾病的药物研发带来了新的突破。

 

“我自己给自己的目标,就是别的都可以没有,但是我必须要有原创的研究发现。”邵峰研究员坚定积极地说道。

 

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♦

 

罗敏敏在神经科学领域的发现,颠覆了30年的主流理论,为抑郁症、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。

 

“整个科学,我觉得可能就是一种游戏,你觉得这个工作是不是有趣、很酷,跟别人不一样。”罗敏敏研究员谈笑道。

 

 

“真正科学家追求的,就是大家都走到了这个边界,看谁能往前推动得更多。”王晓东所长总结道。

 

 

以下为此篇章完整视频

视频来源:2018《创新中国》第四集

 

 

 

科学家们都秉持着创新精神

十年如一日地潜心于各自领域的研究

我司兴迪源也将坚持“创新·实践”原则

致力于液压成形的研究

并开发出原创的液压设备

标签: